谈男高音教学中的声音技巧训练
谈男高音教学中的声音技巧训练男高音的声音技巧训练历来被声乐界认为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脖子紧、声音干涩、高音困难等不易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只要仔细研究中低声区、换声区、高声区不同的发声特点,掌握其发声规律,并运用有效的手段进行训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而获得满意的训练和教学效果。
在声乐艺术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美声学派根据人的音质、音色、音量、音域,以及换声区等生理特点,科学地把人声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等六个声部,以适应表现声乐作品内容和情感的需要。每个声部都具有其不同的声音特点和训练方法乐鱼官网。男高音声部的声音高亢嘹亮,穿透力强,音色变化丰富,艺术表现力极强,在声乐演唱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却是个很难训练的声部,西方有句骂男高音的话说“笨的像鸭子”,但经过刻苦的磨练,一旦成功,这个男高音便成了“稀有的鸭子”——被崇拜的对象了。环视当今乐坛,成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比比皆是,而好的男高音却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呢?除了乐感、悟性、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男高音声音技巧的训练难度较大,男高音声带一般比女高音要长、宽、厚,在发声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机协调气息、声带和共鸣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音色不统一,换声困难,声音挤、卡、压等现象。所以,许多声乐教师都感到教男高音头疼,出成果难。笔者本身就是男高音,在长期的演唱和教学实践中,对男高音这个声部的声音技巧有着深刻的体会。现就这个声部的特点和一些训练方法和同行们进行探讨。
中低声区是男高音训练的基础,一般是人的自然声区a—f2,真声是其主要的成份,也就是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声音。训练时一定要重视发挥自己这种最本质的声音,这种本质的嗓音来源于声带的闭合振动,切记不要用“虚声”练习,那样声带不能很好的振动,是一种不正确的方法[1]。中低声区的训练就是歌唱基本状态的训练,这个过程是单调而漫长的,初学者一定要遵循声乐学习的基本规律,在这个阶段多演唱一些中小型曲目,如果着急去唱过大、过难,自己认为很过瘾的作品,就会破坏初步建立的歌唱状态,最后还得从头再来。著名的上海音乐学院已故声乐教育家谢绍曾教授说过:“训练男高音就像盖高楼大厦,要重视基础的训练,要把基础打牢固,才能盖很高的楼,如果基础不牢固,即使今天唱上去高音,明天也会下来,甚至还会造成声带损害。”那么在这个初级阶段应该如何训练呢?
我们都知道,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原动力,没有气息就不能发声,没有正确的气息控制方法就唱不好歌。每一首声乐作品都表达了不同的意境和情感,歌曲所要表达的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都必须通过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长短、连断等变化来完成,但这些变化都是建立在良好的气息运用和控制之上,可见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关于歌唱的呼吸,古今中外大批声乐教师和专家们都进行了大量而细致的研究。目前在声乐界达成了共识是:胸腹联合式呼吸法是最科学的呼吸方法。它全面地调动了各呼吸器官的作用,使胸腔、肋骨、肋间肌、横膈膜和腹肌相互配合,协同完成控制气息的任务,可以让演唱者明显地感觉到呼吸的支点,使演唱者音域进一步扩大,并使高中低三个不同的声区获得整体的平衡和统一[2]。
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会听到一些学生这样说:“老师讲的呼吸方法我都理解了,但为什么我就做不到呢?”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把“吸气”的方法掌握了,但在“呼气”也就是发声的过程中没有把气息控制好。我们知道,吸气时,气息通过口、鼻、后咽壁、后腰这条线路直达肺部底端,形成压缩气流,促使横膈膜下降,感觉两肋、腰围、腹部都是扩张的,这就是气息的“保持”,这时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的力量形成对抗,这两种力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气息的支持点,也叫做气息的“支点”。支点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气息力度的变化,使歌唱的声音具有弹性。发声时必须用吸气时形成的压缩气流根据音乐的旋律特点不断向下用力,来体会气息支点的变化,一般来说唱高声区的音时支点较低,唱中低声区的音时支点相对稍高。这样就保持了歌唱时所需要的腰腹部和两肋的弹性,达到控制声音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压缩气流的力量与横膈膜上升的力量之间的对抗要均衡、协调,向下的力量太弱则支点无力,声音发散;向下的力量太强则支点凝滞、声音僵硬。
按照发声的原理讲,单纯声带发出的音叫“基音”,它是一种原始的、单薄的声音,色彩感不强,表现力缺乏,只有在的各个共鸣腔里得到充分的共振后,产生大量的泛音,才会变得丰满明亮、有魅力。意大利的马腊费奥迪医生在其所著的《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一书中说:“共鸣在发声中是最重要的因素,它赋予嗓音的音量和音质,并加强其响亮度”。的共鸣腔主要由胸腔、口腔和头腔构成,在唱中低声区的音时运用胸腔和口腔共鸣较多,高声区则头腔共鸣较多。为了充分发挥各共鸣腔的整体作用,获得美声唱法所要求的丰满、圆润、明亮的声音效果,就必须打开喉咙和咽腔。因为喉咙的松弛与否直接影响声带振动的状态,咽腔又是三大共鸣腔的交汇处,二者形成了歌唱最重要的共鸣管道。这样相对器乐而言,声乐演唱就多了一道工序,即打开喉咽状态,建立歌唱的乐器。
关于喉咽的打开,最普遍的说法是保持打哈欠或半打哈欠的状态。这样说虽然没错,但不够全面,它在实践中会暴露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这个状态没有与气息很好的结合。因此纵使当时确实打开了,但一张嘴发声,吐字,这个状态立即遭到破坏而消失。再者各人对打开喉咽的理解不一,思想上容易主观片面着眼于打开局部某个器官,某个腔体,这样遇到换声前后几个音,喉咽状态变动很大,整个低、中、高三声区音色割裂而不统一。其实建立良好喉咽状态的关键是抓住吸气肌肉群的作用,抓住深吸气时的感觉状态,促使会厌抬起,使其成为咽腔管道的一壁,起到反射共鸣声音的作用,这时上口盖是抬起的,咽壁是拉紧的,舌面是松弛的,喉咙是松开的。然后在连贯而均匀的气息支持下,不同的母音在“a”母音的基本口形上产生变化就行了。
由此可见,在男高音中低声区的训练中,只有把平稳均匀的气息与松弛自然的喉咽状态有机地结合,才能使声带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产生合理的闭合与振动,发出纯正的声音。
所谓的换声区就是中低声区向高声区转换的一个过渡声区,也被称为胸腔、喉咽腔共鸣向头腔共鸣的过渡。男高音的换声区一般是f2、#f2、g2这几个音,#f2被称为换声点。它是男高音训练最困难的地方,训练时间也较长。在这个声区经常出现“破”、“白”、“喊叫”等错误声音,是由于气息和共鸣腔的配合不够协调,使声带从局部振动向边缘振动过渡时出现问题,从而造成整个发声系统的功能紊乱。要解决好换声区,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演唱换声区的音时,由于声带振动由局部转向边缘,而且喉咽状态进一步扩展,打破了中低声区气息和声带之间的平衡搭配,使人感觉气息的力度特别难控制。往往表现在用气的力度过大,这对换声区的演唱是非常有害的。在换声的过程中,声音逐渐由低向高发展,声带变短、变薄,如果受到过大的气流冲击,很容易破坏声带正常的渐变规律,使声带、喉器、舌根、会厌以及整个咽喉造成疲劳,轻则使声带发红充血,声音沙哑无光泽,重则使声带变肥厚,发音吃力,失去弹性,乃至产生病变。同时由于气息量太大,把中低声区的共鸣腔撑的太满而失去其调节美化音色的作用,使打开的喉咙收紧,声音无法进入头腔,导致换声失败。
适度的气息支持关键在于控制气息的流量,千万不要唱的太满、太响。十九世纪意大利著名声乐教授弗·兰培尔蒂曾不厌其烦的重复说:“歌唱时,永远不要唱的比你用正确控制的气息所能发出的声音更响”。在换声时,声带逐渐变短薄,气息与声带的交接面越来越小,气息量必然要越来越少,气息的压缩力要越来越强,而且要集中均匀,不能随音高的改变而波动,而且起音和收音的力量都必须在腰腹部,以声音的“不挤、不漏”作为衡量气息量的一个标准。
意大利歌唱家巴拉说:“那些善于把声音送往头腔去的人,才是真正在歌唱,谁会用头腔共鸣谁就能唱一辈子,失去了它,就不再是一个歌唱家”。这话道出了换声区歌唱共鸣的实质:就是由胸腔、口腔向头腔共鸣的过渡。在此过程中,胸腔、口腔共鸣逐步减少,头腔共鸣逐步增多。咽腔既然是三大共鸣腔的交汇处,那么它就不可推卸的承担起了这个过渡桥梁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的扩展和拉长,实现各共鸣腔之间的焊接。
下部:保持喉头的稳定。喉头的位置是咽腔是否打开的一个外部标志,它的高低影响着咽管的长短。喉头上提,就会压迫颈肌,声音就会尖、亮、失去弹性;喉头下压,声音则重、暗、过于滞重;只有喉头稳定声音才会松弛、圆润、洪亮。在训练中,应多用O、U母音练习,把喉头稳定在深呼吸时的部位,这样就为咽腔的扩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部:会厌竖起,舌根放松。会厌长在喉头与舌根之间,是气管口的一道屏障。当人进行吞咽动作时,它盖住喉咙口,避免食物掉进气管里。发声时应把会厌充分竖起,与咽壁呈平行状态,以便使声音直达咽管顶端。舌头在歌唱中是个很关键的部位,但往往被人们忽视,必须让舌根放松、舌面放平,否则在进行语音动作时,僵硬的舌头就会后缩阻挡咽腔通道,影响声音的流动。
上部:上口盖抬起。它抬起后可以直接增大口腔后上方的容积量,在口腔上方形成一个半圆形的拱顶,它是咽腔混合共鸣的焦点所在,其作用至关重要。实践中有两点必须引起重视:第一,许多学生理解的上口盖是只抬软腭,不抬硬腭,结果导致咽腔里经过混合共鸣的声音不能完全的放出来。第二,许多学生上抬的幅度太大,而导致牙关和下巴紧张,使声音僵化、不流畅。
口腔的这三个部位按要求操作后,咽腔就得到了充分的扩展和拉长,一个形同圆柱体的稳定的歌唱管道就建立了,换声区的声音就会衔接的自然、光滑,不会感觉到有“坎”。
适度的气息支持和稳定的咽腔共鸣是调节换声区的两大必要手段,二者有机结合的目的是为了在逐渐升高的换声区中使声带产生由长变短,由局部到边缘的振动,也就是声带重机能状态向轻机能状态的转变。至此我们就会认识到:正是由于声带自身所具有的这两种机能状态,才是造声声区划分的根本原因。男高音的换声区之所以难解决,就是由于重机能状态强而轻机能状态弱的原因导致而成。
高音辉煌、饱满、穿透力强,具有金属般的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是每个男高音梦寐以求的事,也是衡量男高音声音技巧的一个重要标准。高声区主要是指g2—c3这一段音区,相对换声区,演唱起来要感觉方便和自如一些,训练难度主要体现在气息支持、头腔共鸣和声带振动三者协调和搭配上,要求的更加细致和严格。下面介绍几种具体的训练方法。
此练习主要目的是为了体会气息的支点和通道,以及共鸣焦点的高位置安放。要求身体自然站立,后脖子和后腰成直线,口腔保持半打哈欠的状态,牙关自然松开,上下唇之间大约有一拇指宽的距离,抬起颧肌,尽量露出上门齿,用“eng”音练习,音量不宜过大,要点体现在一个“通”字,气流通过喉腔、咽腔,再通过后鼻腔一直送往头腔,鼻、齿、唇、喉咙等部位有振动、麻木和松快的感觉。
男高音在唱高音时有一个通病,就是经常害怕自己的音量小,喜欢把声音弄的又大又响,结果导致撑喉、气僵,声音发暗、干涩,而且发声位置很低。殊不知音量不是撑出来的,而是自然获得的。这就必须进行半声练习,它的具体做法是在压缩气流的作用下,在假声的基础上加入真声,形成混合声的效果,在哼鸣建立的通道里把声音送往头腔,这样就获得了高位置的共鸣,音色、音域、音量也得到了自然的拓展。要点体现在一个“轻”字,气息要稳定均匀,用声要轻巧,并积极调节各种母音音色的变化。
通过前两种练习获得声音的通道和真假声混合的状态后,就可以大胆的进行爆发力练习,发展高声区辉煌、漂亮的音色了。需要注意的是许多男高音演唱高声区的音时害怕高音破,习惯在高音前加上滑音唱,这样导致气息浮、音色不统一。爆发力练习的关键就是体会气息和声带在刹那强有力的结合,发声时气息与横膈膜的对抗力达到最强,声带的闭合与振动要快,胆子要大,不能犹豫。要点体现在一个“少”字,“以最少的气息唱出最好的声音”,它既是一种声乐美学追求,也是一种声乐技巧的诠释,少用气实际上是巧用气,用三分的气唱出十分的音[3]。这样可以避免高音的拙、笨、硬。演唱时“a”母音要加上“o”的色彩、“e”加上“a”的色彩、“i”加上“e”的色彩,先用断音,再用连音练习,高音会更轻松,音色会更佳。
以上是笔者在男高音教学中的一些探索与研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一定要清楚,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反过来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同时又产生新的理论。在声乐教学中,指导实践、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就是对音色的判断。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声乐教师一定要练就一副准确、灵敏的耳朵,来检验一个男高音在训练过程中是否具备了圆、连、松、通等音色特点,并相应的制定具体的训练方法和计划。愿我们广大同仁共同努力,掌握规律,培养出更多的男高音,为祖国的声乐事业做出贡献。